昨天是入伏第一天,温度的飙升让炽热的大地上怨声载道。在无数网友的“我是奔跑的红烧肉”“只差一撮孜然了”等无奈的调侃声时,总还是有那么一点儿值得让人欣慰的地方,那就是长期饱受“腿寒”困扰的患者们终于盼到了一年中治疗疾病的最佳时机。
三伏天的到来,意味着“
冬病夏治”正式开始,虽然温度过高让人燥热难当,但同时难当的还有不少顽固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反复感冒、虚寒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那些长期饱受“腿寒”折磨的患者了。
对于“腿寒”的理解,不少人可能直接想到的是由于年龄等原因所致的老寒腿,这种疾病通常在冬季发作,温度回升后症状会明显减轻甚至消失。这种疾病通常不需要刻意的治疗,因为它一般不会对人造成太过严重的伤害。
不过,我们这里要说的可不仅仅是老寒腿,而是由各类血管疾病所引起的腿部长期发凉、怕冷的疾病如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脉管炎等。这类疾病的初期症状往往和老寒腿比较相似,但它隐藏的对人体的伤害则要大得多。如果不及时治疗,往往会让患者最终面临截肢的危险,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难以挽回的痛苦。
这类疾病的发病原因通常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肢体血管(通常是四肢中小血管)堵塞而出现下肢的缺血症状,其中最常见的缺血表现就是腿部或脚部的发凉、怕冷、疼痛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后期会出现患肢疼痛的加剧、颜色改变甚至溃烂坏疽等症状。由于堵塞的血管很难彻底打通,所以这类疾病往往会持续很多年而难以彻底治愈,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由于气温降低,血管会遵照“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得患肢的缺血情况进一步加重,这也是为什么这类病人往往在冬天症状会更加明显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说三伏天是这类患者的“春天”呢?这主要是从患者血管本身的变化和对药物的吸收上来说的。温度升高,物体会膨胀,血管也一样,温度越高,血管的管腔扩张也就会越明显,这使得原本堵塞不通的血管会出现部分的再通。另外,夏季血液循环情况相对较好,对药物的反应也较冬天更为明显,如果在这个季节进行相关治疗,就可以因季节的转暖而不用去纠正寒冷季节所带来的血管收缩、痉挛所致的坏作用,从而更充分的纠正下肢的供血不足,促进下肢侧支循环的建立以及缺血改善。
所以说,三伏季节,虽然让人难以忍受,但其也是很多慢性病的克星,把握正确的治疗时机,才可以苦中作乐哟!
更多疑问请咨询
0311-86119241,
石家庄平安医院周围血管科的专家将会在线为您解答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