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季已经悄然而去,人们钟爱的秋天已经信步走来。随着气温逐渐转凉,中老年人常有手脚发凉的情况。专家提醒,如果糖尿病人出现一只脚凉,另一只脚不凉的情况,则要留心是否患上了
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会给糖尿病患者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需要及时的控制和治疗,但首先要了解一下糖尿病足的症状表现。
1、末梢神经功能障碍:以四肢末端感觉障碍为主,下肢多于上肢,出现对称性的疼痛和感觉异常。感觉异常常先于疼痛出现,多从四肢末端上行,出现麻木、蚁行样、发热、怕冷或触电样感觉,并有“袜套”样感觉迟钝,即所谓“无痛足”,这是糖尿病足病的症状表现之一。
2、肢体缺血:早期患者常有肢体发凉、怕冷或怕热、麻木、疼痛,在寒冷季节或夜间加重的情况。有的患者首先出现间歇性跛行,提示有较大血管病变引起下肢的缺血。随着病变进展,上述症状逐渐加重,跛行距离日渐缩短。当病变发展,下肢缺血进一步加重时,会出现静息痛,疼痛多发生在足趾及足的远端,平卧休息时疼痛加剧,夜间尤甚,影响睡眠。下肢下垂时由于重力作用,肢体血流量增加,可以适当缓解疼痛,因此不少患者常常强迫性坐位睡觉,导致下肢继发性水肿,又进一步加重了病情。
3、感染:糖尿病患者由于存在微血管病变的病理基础,为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轻度的外伤(包括抓痕、皲裂、挤压等)即可成为细菌侵入的途径。因局部防御机能薄弱和神经功能障碍,感染会沿肌间隙迅速蔓延,并产生大量脓液和腐败组织,形成筋膜腔高压综合征,甚至感染骨质发展成为骨髓炎。感染严重者,可引发全身性感染。感染可加重局部微血管病变,使皮肤细小血管栓塞而促使坏疽迅速扩展,二者互为因果。这也是糖尿病坏疽截肢率和病死率高的又一个主要因素。
糖尿病足是一种因糖尿病长期未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下肢的血管发生动脉硬化而引发的疾病,多发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如果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下肢坏死,最终需截肢。足部发凉是一个早期信号,发凉、麻木、发紫都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现。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积极控制好血糖外,还要注意足部保暖,要经常用温水泡脚。同时注意预防足部皮肤的损伤,外出时不要穿凉鞋等。
更多疑问请咨询
0311-86119241,
周围血管科的专家将会及时为您解答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