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您好,我最近小腿总是酸胀的厉害,偶尔还有轻微的瘙痒,很是不适,特别是上了一天班后,小腿还有肿胀的现象;另外在三年前小腿上就出现了青筋,七扭八拐的很是难看,到了夏天都不好意思穿裙子。这是怎么回事啊?该怎么治疗呢?”
平安医院周围血管科的李飞医生就患者的提问进行解答:根据患者描述的症状,可以初步诊断为“
下肢静脉曲张”,属于静脉系统的疾病,应该到周围血管科就诊。
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
导致静脉曲张的原因很多,主要与以下四方面有关:
1.静脉壁薄弱和瓣膜缺陷:静脉壁相对薄弱,在静脉压作用下可以扩张,瓣窦处的扩张导致原有的静脉瓣膜无紧密闭合,发生瓣膜功能相对不全,血液倒流;
2.静脉内压持久升高:静脉血本身由于重力作用,对瓣膜产生一定的压力,但当静脉内压力持续升高时,瓣膜会承受过重的压力,逐渐松弛、脱垂、使之关闭不全,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等;
3.其次是年龄、性别:由于肢体静脉压仅在身体长度达最高时方达最高压力,青春期前身体不高,故静脉口径较小,均可防止静脉扩张,所以尽管30岁前有患严重静脉曲张,但大多数是随年龄增大,静脉壁和瓣膜逐渐失去其张力,症状加剧迫使患者就医;
4.静脉曲张以女性多见,原因可能是女性骨盆较宽大,血管结构过度弯曲以及月经期、妊娠期和绝经期时均可使骨盆内的静脉增加充血。
1.表层血管像蚯蚓一样曲张,明显凸出皮肤,曲张呈团状或结节状;
2.腿部有酸胀感,皮肤有色素沉着、脱屑、瘙痒、足踝水肿;
3.肢体有一样的感觉,针刺感、奇痒感、麻木感、灼热感;
4.表皮温度升高,有疼痛和压痛感;
5.局部坏疽和溃疡。
若为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一般临床症状较轻,进展较慢,多表现为单纯曲张,少数情况可有血栓性静脉炎、静脉溃疡等情况;若为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甚至深静脉回流受阻情况,则病情相对较重,小腿站立时有沉重感,易疲劳,甚至下肢的肿胀及胀破性疼痛,后期则发生皮肤营养性变化,脱屑、萎缩、色素沉着、湿疹溃疡的形成。
1期:毛细血管扩张,网状静脉扩张,影响美观;
2期:在站立位时腿部可见弯曲增粗的表浅静脉血管,高出皮肤,腿部抬高或平卧后可消失,常有小腿酸胀,易疲劳等不适感觉,此期是治疗最佳时期;
3期:曲张血管增多,小腿开始出现水肿,以站立过久或劳累后较明显,晨起时水肿可消退。患肢常比对侧腿增粗,一些患者还出现皮肤瘙痒,严重者呈现湿疹、郁积性皮炎等皮肤病变;
4期:血管内血液淤积过多,静脉压力明显增高,使一部分血液成分渗透至血管外的皮肤及皮下组织,造成局部皮肤发红、变紫,直至发黑(血中铁元素沉积),并且失去弹性而变硬;
5期:为急性溃疡期,发黑变硬的皮肤在外力作用下发生破溃,很难自愈,严重影响工作与生活;
6期:未经正确治疗的静脉性溃疡反复发作,常见于踝关节附近及小腿下段,俗称“老烂腿”。
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弹力支持和药物治疗。弹力支持指的是患肢穿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弹力袜的压力远侧高而近侧低,循环递减,以便血液回流;此外,还应适当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久站久坐等。
药物治疗指的是服用促进静脉回流、恢复静脉弹性的药物,能延缓病情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您已经出现了肢体肿胀,可外敷白玉散消肿;如皮肤瘙痒、发红、发热,这可能是浅静脉炎的表现,平安医院周围血管科的特色中药膏剂——金黄膏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对浅静脉炎的治疗效果显著。
手术疗法:包括大(小)隐静脉剥脱术、单纯曲张静脉切除术、静脉腔内激光治疗术、射频腔内闭合、泡沫硬化闭合等手术治疗方法,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1、静脉曲张有遗传倾向,一般在30岁左右发病,因此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应勤于运动,增强体质,有助于防治。
2、肥胖的人应该减肥,肥胖虽不是直接原因,但过重的力量压在腿上可能会造成腿部静脉回流不畅,使静脉扩张加重。
3、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和长期站立工作的人,最好穿戴医用弹力袜,使浅静脉处于被压迫的状态。
4、妇女经期和怀孕等特殊时期要给腿部特殊的关照,多休息,要经常按摩腿部,帮助血液循环,不免静脉曲张。
5、戒烟。因吸烟能使血液黏滞度改变,血液变粘稠,易淤积。口服避孕药也有类似的作用,应尽量少服用。
6、抬高腿部和穿医用弹力袜:抬高双腿使体位改变,帮助静脉回流。弹力袜要选择弹性较高的袜子(医用),在每日下床之前,将双腿举高慢慢套入。弹力袜的压力能改善且预防下肢静脉曲张。
7、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行走,行走可以发挥小腿肌肉的(肌泵)作用,防止血液倒流的压力。
温馨提示:
静脉曲张患者不应使用热水烫脚,长期泡温泉等,平时使用温水保持清洁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