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信任中医,也有很多患者咨询中医是怎么解释糖尿病足的?下面就请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周围血管科中医专家为患者介绍中医对
糖尿病足的见解。
1、瘀血阻滞,脉络痹阻
消渴日久,因于阴虚燥热,阴液亏虚,燥热偏盛,热灼津血,而致血液浓缩,血液粘滞,血行涩滞瘀缓,或由于燥热伤阴耗气,使气阴两虚,无以运血,血行无力,或由于阴液亏虚,阴损及阳,阳虚寒凝,血脉失于温煦,均可使血行不畅,形成血瘀。血瘀一旦形成,因血脉痹阻,血行不畅导致肢体局部尤其是肢端失养而形成脉痹、脱疽。
2、湿热下注,热毒蕴结
消渴病人由于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痰浊内生,病程迁延,脾气虚损,健运失司,津液不化,湿浊内生,或因气机阻滞,瘀血阻络影响津液正常代谢,出现湿邪阻滞。湿性重浊粘滞,出现足肿。若湿热下注则患处皮色暗红,肿胀,疼痛,甚则溃破溢脓。
3、精血亏损,气阴两伤
临床观察消渴病,脉痹,脱疽等多发于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老年患者,此部分病人,因消渴日久,伤阴耗气,多有气阴两虚见证。而脉痹,脱疽形成之后,由于瘀血内阻,热毒血瘀等原因,进一步耗伤正气,导致阴伤气虚加重,阴阳俱虚,精血大亏,脱疽久不收口,新血不长,新肉不长,病情缠绵。
看了以上介绍,如果您还有疑问或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咨询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平安医院
周围血管科专家,咨询电话:
0311-86119241或400-6228-728,将竭诚为您解答。